葡萄霉素是一种用于防治葡萄假霜病的杀菌剂 - 日本的经验
穀物
油籽
碎粒
斯特恩
小麥
農產品
向日葵

葡萄霉素是一种用于防治葡萄假霜病的杀菌剂 - 日本的经验

对付葡萄假霜霉病对杀真菌剂产生抗性在日本是一个严重问题。建议轮换使用真菌剂并采用综合的虫害防治策略以降低风险并保护庄稼。此外,微生物真菌剂的开发也在积极进行。

11 April 2025 11 April 2025

对抗葡萄白粉病的策略,考虑到病原体耐药风险

根据FRAC 2019年的评估,将葡萄白粉病分类为一种存在高度抗药性风险的病原体。耐药株的快速出现和传播严重限制了在日本葡萄园内对病害的有效化学控制选择。

甚至在日本推出的最新杀菌剂氧氟环唑,对抗欧洲的葡萄白粉病表现出降低的效力。尽管在日本尚未发现任何耐药案例,但历史上对耐氧氟环唑的抗性发展趋势表明,耐性的出现是非常可能的。

为应对抗药性,化学控制策略应符合两个关键标准:避免复合杀菌剂之间的交叉耐药性,以及通过监测确保停止使用杀菌剂后耐药性的可逆性。

然而,这些理论原则遇到了实际问题:许多商业杀菌剂具有相似的作用机制,而葡萄白粉病中耐药基因的显性遗传往往会妨碍在停药后恢复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更切实可行的方法是通过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多种杀菌剂来实现杀菌剂的多样化应用,这在过去40年中已经在全球许多作物上实施。

例如,低抗药性的杀菌剂,如铜盐或硫代氨基甲酸盐,可作为主要杀菌剂。然后可以每两年交替使用CAA和氧氟环唑这类杀菌剂,在高风险期(例如六月份高湿度和温度条件)进行施用。尽管这种策略无法完全防止疾病的发展,但与每年施用相同杀菌剂相比,它明显降低了发病率。

日本的建议要求严格遵守每两年轮换不同品种的杀菌剂。然而,要保持这种轮换系统并不断引入新杀菌剂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因为抗性株仍在不断出现。因此,持续监测抗药性仍然是必要的。

同时,综合有害生物管理(IPM)的概念开始引起生产者的关注,他们担心由化学药剂引起耐药性的白粉病风险。

IPM是通过“利用所有可用的有害生物管理技术,全面减少或最小化人类和环境风险并考虑经济效益的适当措施”的理念。

在IPM中,曾经作为主要有害生物管理手段的化学药剂,现在仅用作现有化学药剂的补充,使得可以平稳过渡到使用更少杀菌剂的种植方式,通过减少使用化学药剂的数量来降低真菌和卵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在日本葡萄种植业,也正在开发微生物杀菌剂用于对抗霜霉病。对于有效使用这些微生物杀菌剂来说,对葡萄园里的白粉病和其他病害进行监测至关重要。

 

農業音響新聞
確認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處理 cookies 文件 以確保網站正常運行。
接受所有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