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子委员会,隶属于经济发展和一体化政府委员会,决定支持俄罗斯农业部关于将未去壳大米出口暂行禁令延长至2025年底的提议。同时,将为种植用米提供例外。针对未去壳大米和大米制品出口至欧亚经济联盟之外的扩售关税配额设定为50,000吨。提议设定配额内出口关税率为0%和超额出口关税为50%。相关方案将很快提交政府审议,经济发展部网站援引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办公室消息称。
目前,关于2026年及以后大米制品出口保存的工作已经启动。计划在大米产量超过1.1百万吨时允许出口。有关决定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做出。包括原料米在内的大米出口限制措施自2022年起生效,旨在保障国内市场和价格稳定。此外,此举有助于俄罗斯发展大米产业,考虑到原料大米总产量增长。2024年该文化创收创历史新高。出口机会将推动大米生产进一步发展。
根据“Proryno”分析公司总经理弗拉基米尔·彼特里琴科的观点,设置大米制品出口配额表明当局认识到禁令的无效性,特别是考虑到历史性产量。根据农业部数据,2024年大米产量达到1.259百万吨,比2023年增长17%。由于这一记录和出口禁令,大米价格下降至极低水平,超过国家标准价格。彼特里琴科指出,出口限制是早应采取的措施。他表示,通常情况下,俄罗斯每年出口超过150,000吨大米制品。
彼特里琴科认为,设定的50,000吨出口配额是设限措施,考虑到俄罗斯出口潜力是这个数目的两倍。然而,如果在2026年增加或取消配额,这一数目将是可接受的。出口限制是逆生产力的,特别是考虑到产量超过内需,彼特里琴科评论。大米出口限额设定是积极消息,但最好能增加额度。2021年,俄罗斯出口33.3万吨大米和大米制品,产量1.05百万吨,问题不大。俄罗斯主要将原料大米出口至土耳其,将大米制品出口至独联体国家,包括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同时还有格鲁吉亚和阿布哈兹。
此前曾指出,俄罗斯在实施大米制品出口禁令之前每年向外国出口10-12万吨大米制品。受限制后出口减少到4万吨,而进口几乎没有变化。这导致国内大米供过于求,价格和利润率下降,以及对产品需求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