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棉花的需求增加反映了近年来不断增长的需求
近年来,中国棉花进口量增加到2022/23年达到创纪录的65万吨。预计棉花进口量将在2023/24年和2024/25年保持在高位,但低于创纪录水平。中国几乎全部从澳大利亚和美国进口棉花,而巴基斯坦、喀麦隆、贝宁和缅甸出口少量棉花。
过去5年,中国大幅增加了从澳大利亚进口棉花 - 从零增长到2022/23年的65万吨以上。两年干旱后,产量恢复使澳大利亚棉花出口恢复到之前水平。2021/22年,优越的天气条件显著增加了澳大利亚棉花出口量,这一趋势延续到2022/23年和2023/24年。预计澳大利亚2024/25年的棉花产量将保持高位,达到近130万吨。中国还于2021年扩大了对美国市场的准入,供应量在2023/24年已达到近11万吨,有望达到新高。
数据修订在2016/17至2024/25年期间,对多项数据进行了修订,包括韩国豆粕生产和印度尼西亚棕榈油生产。这些变化涉及对高蛋白豆粕的偏好和食品消费的变化。这些修订影响了两种产品的库存和出口。
2024/25年预测全球油料作物产量预测略有下调至6.873亿吨,主要是因为美国和乌克兰大豆产量减少。这一减少没有被阿根廷向日葵和中国棉花产量增加所抵消。全球油料贸易也略有下降,主要是因为加拿大油菜籽出口减少。预计油料结余将减少超过20万吨,主要是因为加拿大和欧盟的油菜籽产量下降。
全球油料加工量将增加近40万吨,达到近5.577亿吨,主要是因为中国和欧盟加工油菜籽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被泰国加工大豆的减少所抵消。全球豆粕贸易略有增长,主要是因为向日葵豆粕贸易增加。然而,由于印尼棕榈油贸易减少,全球植物油贸易将减少超过70万吨,这并没有被泰国棕榈油出口增加所抵消。
美国大豆的季节性平均价格将保持不变,每蒲式耳10.8美元。
出口价格由于南美洲的气候条件对播种季节产生负面影响,大豆价格上涨。然而,在巴西部分地区降雨后,价格略有下降。豆粕价格主要跟随大豆价格。美国豆油价格在9月大部分时间上涨,与其他植物油价格一起,原因是预计棕榈油、油菜籽油和向日葵籽油供应将减少。印尼生产减少和低库存的消息导致棕榈油价格下降。由于欧洲和黑海地区的产量下降,向日葵油和油菜籽油价格上涨。
平衡有关平衡的链接可提供有关各种项目的更多信息,例如向日葵油进口、俄罗斯油料库存、俄罗斯向日葵油出口、油菜籽油进口和其他相关信息。
完整的综述文本请参阅附件。